1. 什么是MCP协议?
MCP 全称是 Model Context Protocol(模型上下文协议),简单说就是一套 "通用翻译规则",让 AI 模型(比如 ChatGPT、Claude 这些大语言模型)能和各种工具、数据、服务顺畅 "对话"。
想象一下:当 AI 需要调用计算器、查天气、控制智能家居时,它需要一种标准方式来表达 "我要做什么",而各种工具也需要用同样的方式来回应 "我做到了什么"。MCP 就是定义这种沟通方式的规则集合。
2. 为什么需要 MCP?
没有 MCP 的时候,AI 模型和工具的连接就像 "鸡同鸭讲":
- 每个工具都有自己的接口格式
- 开发者要为不同 AI 模型写不同的适配代码
- 换个工具或换个模型,可能要重写大量代码
有了 MCP 之后:
- 所有 AI 模型用同一种方式调用工具
- 所有工具用同一种格式回应 AI
- 开发者只需做一次适配,就能在不同系统间复用
3.MCP 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?
- 让 AI 能
"调用工具"
:比如让 AI 查实时天气,MCP 规定了 AI 该怎么问,天气服务该怎么答 - 让 AI 能
"记住上下文"
:比如连续对话中,AI 需要知道之前聊了什么,MCP 定义了这种记忆的格式 - 让不同系统能协作:比如 AI 先调用计算器算数据,再调用图表工具画图,MCP 让这个流程能顺畅进行
4.MCP 的核心作用
- 统一语言:给 AI 和工具一套共同的 "词汇表" 和 "语法规则"
- 简化连接:开发者不用再为每种组合单独写适配代码
- 开放兼容:不管是 OpenAI 的模型、Anthropic 的模型,还是你自己开发的工具,都能通过 MCP 互通
简单说,MCP 就像 AI 世界的 "USB 接口",有了它,各种 AI 和工具才能像插 U 盘一样简单地连接起来,为我们提供更强大的服务。
5.MCP在嵌入式中的作用
▫️解决嵌入式设备与 AI 模型的 "语言障碍"
- 嵌入式设备通常很强的硬件异构性(比如不同架构的 MCU、传感器、执行器),而 AI 模型(尤其是大语言模型)通常运行在云端或高性能边缘设备上。
- 没有 MCP 时,嵌入式设备与 AI 模型的交互需要为每种硬件 / 模型组合定制通信格式(比如数据编码、指令类型、返回值解析等),开发成本高且兼容性差。
- 有了 MCP 后,它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 "对话规则":嵌入式设备可以用统一格式向 AI 模型描述自身能力(比如 "我有温度传感器,精度 ±0.5℃")、发送请求(比如 "帮我分析最近 1 小时的温度趋势"),AI 模型 也能以标准格式返回结果(比如结构化的趋势报告)

这就像给嵌入式设备和 AI 模型配了 "通用翻译器",大幅降低适配成本。
▫️简化嵌入式系统的 "功能扩展"
嵌入式设备往往需要连接多种外部工具或服务(比如云平台、本地传感器网络、其他智能设备),以实现复杂功能(如智能家居控制、工业监测、物联网联动)。
- 传统方式中,每接入一个新工具,都需要开发专属接口(比如解析工具的 API 格式、处理异常情况),而嵌入式系统的资源(算力、存储)通常有限,难以承载大量定制化代码。
- MCP 通过标准化工具调用流程(比如如何描述工具能力、如何传递参数、如何处理返回结果),让嵌入式设备可以用统一逻辑对接不同工具。例如:
- 调用本地温湿度传感器获取数据
- 调用云端天气 API 获取预报
- 调用其他设备的执行器(如开关灯、调节电机)
- 这些操作可以通过 MCP 的统一格式实现,减少重复开发,节省嵌入式系统的资源。

2.MCU 怎么使用 MCP 协议?
安信可科技的 AiPi-PalChatV1 开发板已经具备了UART 的MCP 交互能力,开发者只需要通过串口与 AI 模块进行通信,即可使用 MCP 协议进行数据交互。具体的使用方法可以参考安信可科技的UART-MCP协议 使用指南。